根据一项革命性研究,这个标题可能是正确的。 1963年,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进行了一项实验室实验,旨在找出大屠杀期间发生的恐怖行为是否是由于性情因素或情况因素造成的。 纳粹的人天生是可怕的吗?这似乎极不可能,并且可能冒犯德国人?或者他们处于某种使他们服从的境地?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后者当然是最合理的,只要为纳粹的恐怖行为创造一个心理或社会学原因,而不是为其提供借口。 实际上,米尔格拉姆实际上提出了回答一个非常哲学的心理问题:是邪恶的遗传还是已经习得的,每个人都有能力吗?
米尔格拉姆从40位男性的样本开始实验,每位男性分别被介绍给一个假的“实验者”和一个名为华莱士的同盟者,后者将仅作为另一位参与者。 真正的参与者被告知随机选择一根稻草以成为“学习者”或“老师”。但是,角色总是固定的,天真的参与者总是老师,而华莱士先生总是学习者。
本质上,老师的任务是向学习者提出一系列问题,每当学习者输入错误的答案时,按下一个按钮即可使学习者触电。 每次输入错误答案后,都会指示老师在电击机上将其档位从15V调高至450V。 显然,在300V标记上印有“致命”一词。当然,同盟的“学习者”并没有真正感到震惊(不是因为这一事实使该实验更具伦理意义)。 相反,同盟国似乎刚刚感到震惊。 每次他给出错误答案时(并非每次都被问到问题),都会播放同盟在痛苦中大喊大叫的录音。 他恳求老师停止对他的电击,并且在300V时,学习者将完全停止发出任何声音。
那么可爱的参与者做了什么? 好吧,我们得把它交给他们。 他们至少在震惊可怜的华莱士先生的过程中确实表现出一定的道德压力和情绪压力。 大多数人会凝视着实验者,满头大汗,紧张地问他们是否必须继续,同时告诉实验者学习者显然很痛苦。 所有这些担忧都可以通过实验者的一系列“设定产品”得到回答,包括“您必须继续”或“您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听到他们“别无选择”后,大多数参与者会着急地回头到令人震惊的机器,转达另一个问题,然后再次震惊学习者,只是听到他们的痛苦和乞求声。
米尔格拉姆(Milgram)研究的100%参与者一直将电击施加到300V,电击变成致命的标志,华莱士先生停止响应的点(大概是无意识的)。 65%的参与者一路达到450V,不断震惊一个不再回答问题甚至痛哭的人。
但是,这65%的多数成员是否真的相信他们应对对华莱士先生造成的任何伤害负责? 当实验者,权威人士告诉他们,他们别无选择,只能继续时,他们决定服从。 他们本可以像其他35%的参与者那样走出去,但是他们决定服从 。
这样,米尔格拉姆实验的确是关于服从的。 在伤害他人时,我们将服从他人多远?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一路走,甚至直到这个人至少失去知觉。 为什么?
一种解释是,这实际上与我们的性格有关,无论是自然的还是养育的,以及所谓的控制源。 有些人能够保持自主状态,而另一些人则经历了巨大的转变,从而将责备和内感赋予了下达命令的人。 他们不觉得自己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必须服从。 这种类型的推理与外部控制源紧密相连,外部控制源是一种相信命运的人格类型,或者生活事件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范围。 本质上,具有外部控制源的人更可能相信别人在说什么,而不是自己的想法,因此将责任推到权威上。
但是米尔格拉姆不相信性格作为完整的解释。 他想证明情境因素的影响最大,并进行了一系列后续实验,表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 例如,实验者在最初的实验中穿着白色的实验室外套(实际上,关于这件外套是浅灰色还是白色存在一些争论,但我要选择白色)。 一件白大褂显示了权威和专业知识,穿着它的人使我们相信穿着它的人知道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因此,我们认为我们应该听取他们的意见,而不是我们自己。 因此,我们将他们的观点内在化。 该实验也是在著名的耶鲁大学而不是破败的办公大楼进行的。 同样,思考过程是“这些人必须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当然,有些人可能已经意识到,耶鲁大学永远不会允许出于研究目的而将某人吓死。 然后,也许有几个人一直持续到450V,因为他们只是认为这就是实验者想要他们做的。 但是这种行为仍然显示出一个服从性问题:对绝对权威的信仰(他们永远不允许这样做–我相信,我相信他们),然后服从该权威(一直到450V)。 确实没有办法摆脱它。 如果我们认为某人由于专业知识比我们了解更多,我们就会遵循他们的命令,转移罪恶感和责备,因为我们忘记了我们对自己的行为拥有代理权。 我们确实对自己的行为拥有代理权。 35%的人证明了这一点。 无论当局说什么, 我都选择按下按钮。
那么,那35%是否比我们所有人都好? 性格的解释表明,也许他们只是对自己的自主权有信心,或者对自己的观点有信心。 他们觉得自己不需要听别人下令,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对的。 尽管环境因素并没有帮助他们,但当他们看到“致命”消息时,他们却走了相反的道路。 不过,也许我们100%的人自然是这样的; 也许如果从出生起就没有根深蒂固的服从我们,我们都会相信自己的思维过程。
此后,该实验已重复了很多次,有时会产生相似的结果,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一些实验也显示了服从的跨文化差异。 当然,希望这些发现在2018年并不完全正确。顺从和服从并不是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就被视为高度可取的特征。 因此,也许社会已经改变了,我们都是为此而更好的人-还是所有读者都相信您是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