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定义上说,朋友是一个同时不能容忍和可爱的人。 实际上,让我们承认,面对我们神圣的潜力,我们或多或少令人恶心,因此是无法容忍的。 朋友的优雅之处在于,他/她不仅可以看到而且还深深地爱我们。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自我厌恶? 恰恰相反。 为什么不与自己成为最好的朋友,绝对自我爱,恰恰是因为我们比任何人都更好,所以我们知道我们真的是无法忍受的。
在twinkie新时代运动中,每个人都在谈论自我爱-同时没有人会说自恋是一件好事。 那么自我爱和自恋有什么区别? 我们是否可以质疑自我爱是一种绝对的美德而自恋是魔鬼的本性呢?
自恋在Google上被定义为“对自己的过度兴趣或钦佩”。 这里的关键词是过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自己的钦佩是绝对的罪过,我们应该为此而死。 过分的自我爱(可能看起来是矛盾的)可能是天才的决定性特征-许多艺术家被指控自恋(也许是因为我们对慈善的视野狭窄)。 我们生活在一个时代,我们被迫假装照顾偏远的原因并一直在社会上与之相处:但是,天才往往是一个因自己的主观性而遭受孤立和恋爱的人。 这位天才有时似乎表现得令人难以忍受的自私,同时又向世界献上了最伟大的天赋。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并不是说我们应该为自己的自我建造庙宇或纪念碑,或者是对自己的痴迷。 我只是说我们可以在表情上更加充实,在道德上不那么清教徒。 自恋的人凝视着池塘中的倒影,问一个问题:“我是谁?” -可能是同一个人,当他发现人格只是一面时,发现无限。 当水仙淹没在自己的自我形象中时,他也可能破坏该形象并找到真实的东西。 正如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所说:如果愚人坚持自己的愚蠢行为,他就会变得明智。
标准的宗教立场是克己,克己和无休止的自我认罪之一。 必须征服并杀死自我,才能与上帝联合。 牧师或属灵的人常常对艺术家感到厌恶,因为艺术家与他或她自己的创作而不是与上帝有恋爱关系。 另一方面,极端自我意识的艺术家则对自己痴迷并且对他人视而不见-至少可以说是一个可悲的灵魂。 这些是极端的极性。
但是,如果这些“原型”是统一的怎么办? 如果艺术家变得更加谦虚,牧师将饱满的身体享受神圣化,该怎么办? 这可能会使我们目前关于牧师或艺术家的观念崩溃甚至毁灭。 它可能导致自我和精神的殿堂倒下。 但是,我们真的需要一直在不停地翻新这些神庙吗? 我说让他们崩溃。 如果允许腐烂而不是做成博物馆,废墟会更加美丽。 即使祭司和艺术家成为了一个自我克制和自负的时代(大约是同一枚硬币的两个侧面)的手工艺品,艺术品仍将被视为神圣,宗教也将变得令人愉悦,甚至享乐主义-应该的。
如我所见,自爱意味着对他人的恶魔和天使非常开放和好奇,这也包括自我批评。 试图以自欺欺人的方式伪装成天使,只会导致各种虚伪。 因此,因此要成为自己的朋友。 毕竟,只有对自己好的朋友才能真正成为他人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