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真正的幸福是冒险的生意

佛教心理的角度以及我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看,冒险并面对自己的弱点以获得真正的幸福的重要性。

当我们在1969年成为佛教徒时,我和妻子都是少年嬉皮士。 在她高中毕业的那天,我们冒了巨大的风险,逃离家乡寻求爱情,和平,幸福,就我而言,没有责任感。 吃了几个月的糙米和小扁豆,然后住在朋友的门廊上,我们意识到,我们不能仅仅靠理想生存。 佛教似乎是完美的解决方案。 有人告诉我们,只要我们高呼,我们就会变得快乐,所有的梦想都会成真。

我很少想问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我认为,有什么比我小时候遭受的严重抑郁和痛苦更好的了。 由于我强烈希望避免抑郁,因此我深深地相信,佛教修行的真正目的是一直幸福。 日莲佛教的创始人日莲在13世纪的日本发表了关于开悟的演讲,它在某种程度上被包裹在一种不可动摇的幸福之中,完全没有痛苦。 “看着我,”我可以宣布。 “没有什么可以破坏我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每当我开始感到沮丧时,我都感到非常恐惧,以至于我会尽一切努力使我的微笑恢复原状。 我的不快乐,就像汹涌的大海一样,不断激励着人们更多地歌颂我的生活。 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可以做出坚决的决定,拥有一个充满爱心的家庭,并建立成功的商业事业。 但是,在不同的层面上,我仍然需要处理悲伤的现实。 很快,发生了两次创伤事件,使我无法自拔。

首先是我的好朋友戈登(Gordon)在90年代中期自杀。 他曾是我的商业导师,最近退休。 他的家人和朋友认为他们很了解他。 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他总是开朗且充满建议。 令我感到恐惧的是,他可能怀着极大的痛苦,以至于他看不到继续生活的办法。 显然,他一生中没有处理过一些重大问题。 考虑到自己的童年时代,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犯同样错误的危险。

第二件事是我的妻子在1996年被诊断出患有多发性硬化症。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刻,经历了考验,然后加强了我们彼此之间的承诺以及我们不断的精神实践。 最终,特鲁德学会了再次行走,减轻了我们一直承受的压力。 由于这种经验,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巨大的个人成长。 但是,大约一年后,特鲁德发现我躺在浴缸里,无法动弹。 我陷入了一种极度沮丧的状态,那是我小时候经历的那种孤独和无助。

正是在我生命中的这一点上,我开始理解那种驱使戈登结束生命的悲痛。 这使我不禁需要帮助。 戈登给我的最重要的礼物最终是他的死,这真是令人悲伤和讽刺。 他的自杀,就像持续闪烁的红色提醒一样,迫使我不得不鼓起勇气“去做这项工作”。

佛教教导我们,我们不应因死亡这一事实而退缩,而应直面它。

我们的当代文化被描述为一种试图避免和否认我们的死亡率这一基本问题的文化。 然而,正是对死亡的认识迫使我们审视自己的生活并寻求有意义的生活。 死亡使我们珍惜生命。 它唤醒我们每个共享时刻的宝贵。 在克服死亡的痛苦的斗争中,我们可以在我们生命的深处锻造出一颗光辉的毅力宝藏。 通过这场斗争,我们更加意识到了生命的尊严,更容易体谅他人的痛苦。

通过高呼作为精神基础和出色的治疗师,我终于能够开始从痛苦的童年的影响中恢复自我的痛苦但有益的过程,这样我才能真正投身于当下。 就像特鲁德(Trude)服药并因神经疾病而去找神经科医生一样,我也服药并向我的心理治疗师去了。

这过去不是,现在仍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 我不得不经历许多眼泪和痛苦的回忆。 我发现,我小时候从一个生气的父亲和一个无私的母亲那里吸收的信息极大地影响了我对自己的看法。 成年后,许多早年保护我的行为就不再是必需的或不可取的。 他们也没有为我的真正幸福做出贡献。

作为学习如何应对儿童期PTSD的一部分,我还一直在学习让自己感到快乐,而不必担心或内,并且可以在没有恐慌的情况下经历痛苦。 这样做的本质是能够活在当下-这是我们作为佛教徒所学的,但是很难实现。

使我困扰了68年的沉重负担已经大大减轻了。 没有办法描述这让我感到多么奇妙。 有证据表明,改变我们的生活永远不会太迟。 而且,生命中许多珍贵的礼物被埋葬在最痛苦和最危险的地方。

我非常感激能够将戈登的死变成如此有意义的礼物。 我想起了我的导师池田大作最喜欢的一句话:

“幸福能够体验到源于从未被生活中的任何问题所挫败的深刻喜悦。 实际上,这些挑战是加深和扩大我们内心生活的催化剂。 尽管一种即时满足的文化影响着许多现代生活,但幸福并不是一overnight而就的。 相反,它源于我们日常努力,以彰显生命的最高潜力-智慧,同情心,勇气和活力。”

在追求幸福的同时,我还花了很多精力去尝试一个难以捉摸的“那里”,“那里”意味着一切“好”-一份更好的工作,一个更愉快的老板或多一点的钱。 当我正忙着希望自己在别的地方时,享受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也不是真正的幸福!

相信我们的幸福取决于将来发生的某些事件或情况,这使我们为不幸福做好了准备。

特别是当我们认为我们都受到出生,疾病,老年和死亡周期的束缚时。 如果我们等待无忧的生活,我们的幸福将继续使我们无法实现。 相反,问题是当面对不可避免的问题时我们将如何应对? 最终,我意识到,真正的幸福是我努力进行人类革命的时候–我为克服自己和帮助他人所做的努力。

尽管财务和物质财富是可取的,但是我们依附于它的性质可能会引起问题。 换句话说,我们的依恋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创造价值吗?它会为我们自己和他人的绝对幸福做出贡献,还是仅仅是出租人的相对幸福? 通过多年的佛教修炼,我逐渐意识到,是精神财富,内心的内在财富真正引导着我们获得真正的幸福。

池田大作也说: “欲望的满足不是幸福。 真正的幸福只有在我们将生活方式从对旅行的不加思索的追求转变为致力于丰富我们内心生活的生活时,当我们专注于“拥有更多而不是仅仅拥有更多”时,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

六世纪,中国的佛教学者天scholar(T’ien-t’ai)确定了十个世界-我们生活中经历的十个状态或生活条件,根据我们与我们之间的互动,随时从一个世界移到另一个世界环境和我们周围的人。 如程序中所列,这些条件是地狱,饥饿,动物性,愤怒,安宁,被提,学习,实现,菩萨和佛陀。 从监狱般的绝望和对地狱的自我憎恨到开阔的佛陀智慧和智慧,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体验全部十种事物。 我们每个人通常都会遇到以下一种情况,当面对压力大的情况时,我们会恢复到这些状态。

在较低的六个州中获得的任何幸福或满足完全取决于独特的外部环境,因此是短暂的,并且随时可能发生变化。 而且,如果我们不谨慎的话,在这种生活条件下冒的风险也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不是真正的幸福。

第七和第八种状态,即学习与实现,是当我们认识到在这六个道路上经历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并且我们开始寻求一些持久的真理时,就会出现。 寻求真相意味着走出我们的舒适区来体验个人成长。 但是,由于这些状态是自我聚焦的,因此存在很大的自负潜力。

菩萨的第九种状态表明了那些渴望获得启蒙并同时决心使所有其他生物都能做到这一点的人。 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在利他行为中找到了最大的满足感。 我们承担帮助他人的风险会带来最大的个人幸福感。

与某些流行的佛教教义不同,佛陀状态或开悟状态代表了一个普通的人,唤醒了人们对生活的真实本性—体验到绝对幸福和自由的人,而不是与日常存在的现实分离开来,换句话说,其他九种生活条件。 它的特点是智慧,同情心,创造力和生命力。 因此,我们的目标是带出我们所遇到的任何情况的开明的积极方面。从佛教的角度来看,这是真正的幸福。

换句话说,佛陀的状况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分开存在。 我们可以在地狱般的监狱中体验快乐,也可以化解愤怒,与危险,但至关重要的不公正斗争进行斗争。 我们不必成为我们所处环境的受害者。

日莲佛教实践的革命性方面在于,它力求直接发挥佛陀开明本质的能量,以净化我们五种感官,潜意识和业力的其他更表面的层次。 用Nichiren的话说, “我们成为心智的主人,而不是让我们的心智掌握我们。”

与我们的佛教关于相对和绝对幸福的观念相一致,心理学研究还发现,晚年生活中主要关注实现财富,财产,名望和地位等外部目标的人们往往不那么幸福。 通常,据说他们的焦虑程度更高,患病更多,并且缺乏满足感。 另一方面,关注心灵的宝藏(即精神健康)的人表示对自己的生活更加满意。

在《进步悖论》中,格雷格·伊斯特布鲁克(Gregg Easterbrook)进行了三十年的广泛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尽管西方生活的几乎所有物质和物理方面在上个世纪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大多数人都比前几代人感到不快乐。 因此,在追求物质和物质满足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发展做出明智决定的能力,勇于永不放弃,尊重自己和对他人同情的勇气。 这些是赋予我们外部努力和成就真正意义的属性。

心理学家阿什利·布坎南(Ashley Buchanan)在2017年《国际幸福杂志》上的一篇引人入胜的论文中建议将两个研究领域放在一起-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幸福”观点以及从社会和生态角度出发的“做善事”观点。

他举例说明了每天追求“健康”和“做好”的领导者的利益观念。这会令人耳目一新吗? 有趣的是,这与Nichiren的教义完全一致,Nichiren的教义强调了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幸福每天都要练习。

在2013年7月2日的《今日心理学》杂志中,幸福感研究者Robert Biswas-Diener和Todd Kashdan表示:“虽然我们不否认幸福的重要性,但我们也得出结论,过上幸福的生活不仅仅是一种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美好的生活最好理解为一个矩阵,其中包括幸福,偶尔的悲伤,目的感,娱乐性和心理灵活性,以及​​自治,精通和归属感。”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真正的幸福接近于喜悦,成就感和信心,这源于我们使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使命感和享受生活的能力。 快乐是一种与我们周围一切的联系感。 而且,正如池田大作所说: “在没有暴风雨和暴风雨的宁静生活中,找不到幸福。 真正的幸福来自我们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进行的奋斗,为前进而付出的努力。”

现在,我意识到我们并不真正相信,如果人们唱歌,冥想或祈祷,他们会一直保持微笑和开朗。 持久的幸福来自内在,甚至是因为我们面临困难而成为一种状况。

引用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话: “不要太胆小和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怯。 一生都是实验。 您进行的实验越多越好。”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期,幸福也并非遥不可及。 通过承担小风险,我们可以朝着梦想的方向前进,并明智而勇敢地面对我们的问题。 我们可以品尝到最大的快乐:以更深刻,更坚定的信心,欣赏力和希望生活的能力。 我们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命运,并成为我们家庭,当地社区和整个世界积极变化的源泉。

在当今充满挑战的时代,它帮助我记住希望,就像幸福一样,确实是我的思想状态,而不是世界的状态。 这个真理使我充满信心,我们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并在世界上产生积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