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后:人类知识的现状和未来
最近,牛津词典选择“后真相”作为2016年国际年度词汇。 它被正式定义为“关于或表示客观事实在塑造公众舆论中影响小于对情感和个人信仰的诉求中的情况。 因此,可以将后真理时代视为在决策过程中情感使真理黯然失色的时代。 此外,之所以选择了“后真相”,是因为“牛津的词典编辑指出,其用法比2015年增加了约2,000%。”鉴于我们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真实的时代,这似乎令人震惊。 为什么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可用的事实开始在塑造我们的观点和引导我们做出的决定中失去立足点? 后真理时代可以被认为是在决策过程中情感使真理黯然失色的时代。 到目前为止,我发现的最好的解释来自PBS youtube系列的2014年一集,没关系。 在标题为“为什么人们不相信气候科学”的情节中,主持人乔·汉森(Joe Hanson)将我们的思想分裂描述为骑大象的人(Phaedrus的柏拉图战车寓言的改编版)。 相信自己能控制大象的骑手代表了我们的理性思维。 我们头脑中的这一部分擅长诚实地评估证据并仅根据事实来确定什么是正确的。 同时,下面的大象代表了我们思想中的情感部分,它比实际更重视个人吸引力。 这种令人沮丧的马戏团二人组每天都在我们的大脑中发挥作用,并且如果没有勤奋,自觉的关注,大象(我们的情感思维)将完全无视它更明智的骑师(我们的理性思维)。 这是因为当我们的思想面对决策时,它们被编程为默认为情感部分认为最好的东西,而不是理性部分知道的最好的东西。 我最喜欢的这种现象的例证是沃尔沃的故事,这是已故斯坦福大学认知心理学家阿莫斯·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的一个经典例子,同事在那儿购物。 这位同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